【孙悟空捉妖下一句是什么】孙悟空智捉风妖传说故事

更新时间:2021-02-23 来源:范文大全 点击:

【www.easeways.cn--范文大全】

  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个罪恶滔天的妖怪,他无恶不作,害了许许多多的人。因为他会喷水,所以人们都把他叫作:“风妖”。

  孙悟空智捉风妖传说故事

  有一年秋天,果园里硕果累累,有像胖娃娃的苹果,有珍珠似的葡萄,有像小船的香蕉,有像皮球的西瓜……果农们正忙碌地采摘着水果,喜出望外,脸上绽开了美丽的笑容!就在这欢呼雀跃的时候,十恶不赦的风妖来了,开始抢夺人们的劳动成果了!风妖肆无忌惮了四天,弄得满地都是水果。

  这事被千里眼看见了,他迅速禀报玉帝:“玉皇大帝,人间来了一只风妖,请您派兵,将他降服。

  ”玉帝一听,火冒三丈,立刻命令卷帘大将去降服此妖怪。

  卷帘大将来到了人间,他和风妖苦战了三天三夜,也不能取胜,只有跑回去向玉皇大帝告急。

  玉皇大帝一听,怒发冲冠,说道:“看来只有让齐天大圣去捉拿这只风妖了。

  孙悟空神通广大,一个筋斗云就到了人间。

  他找到风妖后就大吼一声:“妖怪!你真是胆大包天!就让你尝尝我的厉害。

  ”风妖得意洋洋地说:“你这只瘦猴,怎么能胜过我!”孙悟空一听,勃然大怒,举起金箍棒用力地向风妖打去,风妖躲开了攻击,就这样大战了五百回合,依旧不分胜负。

  孙悟空静下心来,仔细一想:“这妖怪这么厉害,看来我只能智取。

  ”孙悟空摸了一下脑袋,计上心头:“白杨可以抵挡风沙,我不是会七十二变吗?为什么不变出一片白杨呢?”拔下一根毫毛,吹了一下,眼前就出现了高大挺秀的白杨。

  风妖刮了一阵阵大风,但是对森林毫发无损,风妖用尽了方法,想把白杨吹走,但是白杨仍然像铜墙铁臂似的,毫发无损。

  风妖用尽了法力,还是不攻自破,孙悟空把他降服,风妖只好向玉帝负荆请罪。

  从此以后,那里的人们过上了幸福、快乐的生活。

  孙悟空身份几大说法

  一、唐代高僧“释悟空”说。

  释悟空的俗家姓名叫车奉朝,公元751年随张光韬出使西域,因病在犍陀罗国出家,公元789年回到京师。

  释悟空较玄奘晚了四十多年,但是他的出境地点也始自安西,回来时在西域从事翻译和传教活动多年,留下了许多事迹和传说。

  有学者认为。

  在“取经”故事漫长的流变过程中,人们逐渐将释悟空的名字与传说中陪同唐僧取经的“猴行者”的名字联系并捏合在一起,逐渐形成了“孙悟空”的艺术形象。

  二、“石磐陀”说。

  哈尔滨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张锦池在研究取经故事流变过程后得出结论,认为孙悟空的现实原型为《三藏法师传》所载玄奘西行最困难时所收胡人弟子石磐陀。

  理由是:孙悟空之于唐僧和石磐陀之于玄奘:1、向导作用相类;2、解决危难作用相若;3、行者身份相同;4、师徒间微妙关系相似;5、石磐陀乃胡僧,胡僧与“猢狲”音近。

  在宗教思想指引下,“唐僧取经,胡僧帮忙”易传为“唐僧取经,猢狲帮忙”,从而为玄奘取经故事的神魔化提供了契机。

  大名鼎鼎的齐天大圣孙悟空“诞生”于东胜神洲傲来国花果山山顶一块仙石之中。

  关于它的身世原本在《西游记》中“历历可考”。

  可是近日却有媒体报道,专家通过对甘肃榆林石窟中的壁画《唐僧取经图》进行研究后发现,壁画中一位紧随唐僧的尖嘴猴腮的胡人正是孙悟空的原型。

  此文提出,敦煌研究院名誉院长段文杰先生曾撰文指出,图中的猴形人即孙悟空原型,名叫石磐陀,其家乡在今甘肃省安西县锁阳城一带,所以孙悟空应该是甘肃人。

  专家众说纷纭

  于是有关孙悟空的身世更显扑朔迷离,孙悟空的形象到底来自何处,难道他真的是由一个甘肃胡人演变而来吗?

  鲁迅认为孙悟空源自准涡水神无支祁,胡适却认为其原型是印度神猴哈奴曼。

  著名古典小说专家、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胡小伟介绍,《西游记》成书后,虽流传数百年,但普通读者对于其中人物故事的来源演变一直不甚了了,活像它本来就是“石头缝里蹦出来个孙猴子”一样。

  直到鲁迅的《中国小说史略》开一代先河,“孙悟空”究竟是何方神圣,才作为一个严肃的学术问题摆在桌面上。

  鲁迅认为,魏晋以来,佛教典籍的翻译渐多,所以印度的故事也在民间广泛流传,文人们喜欢其新颖奇异,于是有意或无意中使用,于是这些故事慢慢变得中国化。

  具体到孙悟空的人物形象,鲁迅则认为应当来自中国民间传说,他举唐朝人李公佐小说中的怪兽——淮涡水神无支祁为证,认为孙悟空是由此演变而来的,从而认定孙悟空的原型来自中国本土。

  胡适对此看法不同,他说:“我总疑心这个神通广大的猴子不是国货,乃是从印度进口的。

  也许连无支祁的神话也是受了印度影响而仿造的。

  ”他在印度最古老的史诗《罗摩衍那》中找到一个神猴哈奴曼,认为这才是孙悟空最早的原型。

  陈寅恪论证孙悟空原型确系哈奴曼,甘肃壁画中的图案却表明《西游记》故事在唐代已有流传。

  史学大家陈寅恪由于对佛经极为熟悉,不仅验证孙悟空的原型即《罗摩衍那》中的哈奴曼,而且又以另一部《贤愚经》作为复证,他发现“大闹天宫”的故事,本来源自两个绝不相干的印度民间故事,传入中国后,佛经传播者在讲说时有意、无意将二者合一。

  上世纪初敦煌学的建立,为《西游记》人物故事的流变又增添了一些新的形象史料,主要是壁画,既有单人徒走,身背背架的图像,又有类似“猴行者”的胡人牵马随行的图像,可见人物故事是经过历代增益的。

  与印度神猴难脱干系

  近年敦煌研究院名誉院长段文杰发表《新发现玄奘取经图探讨》,重点对甘肃现存的六组西夏时期的《玄奘取经图》进行了探讨,并介绍说类似故事在唐代已在民间流传。

  五代后周时期,扬州寿宁寺藏经院内还保存着一壁画《玄奘取经图》,当时人们叹为“绝笔”。

  这幅壁画最晚是后周作品,惜寺院已毁,壁画无存。

  《西游记》基本人物框架在元代形成,印度神猴经过藏传佛教再创造变成孙悟空。

  胡研究员在研究中发现,虽然以上说法都有证据学基础,但是玄奘取经的故事自唐到宋,流行了几百年,变化增添的人物故事相当缓慢,而其故事的丰富性却在元代出现了“井喷式”爆发。

  他认为,按段文杰等文物专家经常以晚明吴承恩之创作为据,而没有考虑到元代已经出现了《西游记》杂剧和“诗话”的事实。

  胡研究员指出,从《永乐大典》残本中析出的文献中,已经有数段后世小说《西游记》的故事,尤其是一篇朝鲜汉文文献《朴通事谚解》中“车迟国斗法”中孙行者的故事非常重要。

  著名文学家、翻译家赵景深认为,《朴通事谚解》一书“约刊于元代”。

  韩国翰林大学金敏镐教授也提出此书成于元朝至正七年(1347年)。

  此外,去年山西稷山县还发现元代的“玄奘取经图”壁画。

  这些都证明后世《西游记》的基本故事人物框架很可能是在元代形成的。

  胡研究员认为,虽然孙悟空形象的雏形和印度史诗及民间故事中的神猴形象有些关联,但唐宋时期思想文化背景没能使其发生“质的飞跃”,《西游记》故事中惊世骇俗的内容所以会在元代呈现“井喷式”爆发,应当从当时占据主导地位的喇嘛教的输入,以及佛道两家论辩的背景中寻求解释。

  换句话说,虽然孙猴子和印度神猴脱不了干系,但它是曾经经过藏传佛教的“二次输入”,才以生动的形象活跃在读者中间的。

本文来源:http://www.easeways.cn/news/303098/

为您推荐

奋进新征程,做好接班人主题征文2024精选十篇

征文是一个汉语词语,拼音是zhēngwén,指某个组织、机构、团体为了某个活动公开向社会征集有关的文章,有稿酬或无稿酬。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奋进新征程,做好接班人主题征文2024精选十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2024-04-25 00:07:46  

2024贵州高考报名人数预测范文汇总三篇

预测,汉语词语,读音:yù cè,注音:ㄩˋ ㄘㄜˋ 意思是预先测定或推测。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2024贵州高考报名人数预测范文汇总三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2024-04-25 00:07:40   2024北京高考人数预测   2024贵州省考报名人数公布  

预估2024甘肃高考报名人数精选3篇

人数,汉语词语,读音为rén shù,意思是人的总数,一个对人数量的数额。通常使用数字来具体统计,有时也用一个大概的范围来估计。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预估2024甘肃高考报名人数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2024-04-25 00:07:31   预计2024年甘肃高考人数   2024年甘肃高考人数公布  

关于中考化学实验操作步骤知识点归纳【三篇】

归纳(guī nà)1指归拢并使有条理(多用于抽象事物)2指一种推理方法,由一系列具体的事实概括出一般原理(跟“演绎”相对)3数学中的归纳,是指从许多个别的事物中概括出一般性概念、原则或结论的思维方法。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关于中考化学实验操作步骤知识点归纳【三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2024-04-25 00:07:18   2024年化学实验视频20个   高中化学实验题必背知识点  

九年级化学上册各单元知识点

语文是一个多义词,通常作为语言文字、语言文学、语言文化的简称,其本义为“语言文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九年级化学上册各单元知识点,欢迎阅读与收藏。

2024-04-25 00:07:14   九年级化学上册必背知识点   九年级化学下册知识点归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