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属性与生活】请给生活机会

更新时间:2021-06-14 来源:招聘启事 点击:

【www.easeways.cn--招聘启事】

  我始终相信,在这个世界上,一定有另一个自己,在做着我不敢做的事,在过着我想过的生活。以下是关于请给生活机会的散文,欢迎阅读!

请给生活机会

  请给生活机会【1】

  前段时间,公司要招聘一批策划专员,我有幸作为工作人员,参加了这次招聘活动。

  就在这次招聘活动中,我巧遇了高中同学王南。

  王南和我是高中同班同学,在学校的时候,她的语文成绩很好,尤其是写作。

  她经常说,自己将来要成为一个作家,要出版自己的诗集。

  然而,命运阴差阳错。

  高考时,王南因几分之差与大学无缘。

  接下来的两年,她就读于本市最著名的复读班,一考再考,终于在第三次冲击时,过了本科线10多分。

  令人遗憾的是,填报志愿时,王南稀里糊涂地就完事了。

  等领到录取通知书时,她大吃一惊,却已无力挽回——她被省内一所师范专科院校录取。

  虽然是她喜欢的中文专业,但本来能上本科的分数却上了大专,她很不甘心,满腹抱怨,却又无可奈何地去学校报到了。

  这次的面试,王南发挥得很不好。

  自我介绍之后,招聘方提问,为何简历中没有英语专业四级证书的复印件?

  她吞吞吐吐,略带羞愧:“没过。”

  中文专业毕业,没有在任何报刊上发表一篇文章。

  15分钟的试讲,王南紧张得出现了几次口误。

  “其实我特别喜欢写作……”她反复强调,后来,实在说不下去了,就尴尬地沉默着。

  不用等最后结果,看主考官的表情,王南就知道这次应聘没戏了。

  没有等到最后公布面试结果,王南就走了。

  后来,我辗转从别人那里得知了她的一些信息。

  王南刚进师专时,因是以第一名进校而备受关注,但失望、愤怒及抱怨主导着她的情绪,在学校的学习近乎放弃。

  王南虽然很想成为一名作家,但几年下来却连书都没看几本,稿子也没用心写过一篇。

  总之,关于学业,自那年夏天被强行打了折后,王南就自动按了“停止键”。

  我之所以感慨王南的故事,是因为我发现身边很多人总是喜欢把自己的不如意归咎于环境,而自己又为理想付出了多少呢?有这样一句经典的话:即便别人想拉你一把,你至少也要伸出一只手吧。

  蔡康永有段话很耐人寻味:如果你15岁时觉得游泳难,放弃游泳,到18岁遇到一个你喜欢的人约你去游泳,你只好说“我不会”。

  18岁觉得英文难,放弃英文,28岁出现了一个很棒但要会英文的工作,你只好说“我不会”。

  人生的前期,如果越嫌麻烦,越懒得学,后来就越可能错过让你动心的人和事,错过风景。

  高山,若总不去攀登,那就永远只能是高山,终生仰望;若征服过,便成为脚下的一方尘土。

  很多时候,生活就是这样,你给它机会,它才会赠予你风景。

  还有一个故事,也是发生在我身边的事情。

  她是一个在电梯里工作的电梯工,每天在电梯里上上下下,穿得很土,从来不化妆,扎着简单的马尾,总是带着一个水杯,手里拿一本英文书。

  这样的女孩在北京不少,一般都是默默无闻地工作,没有人会注意她们。

  从最开始见到她,她看的是高中课本,然后慢慢变成大学课本、四六级资料、考研书……谁都没有在意过她在学什么,她在看什么,

  她是什么背景,她住哪里,工资多少,她有什么梦想,她学这些想要干什么,她除了学这个还在学什么……楼里的居民有时候会把家里看过的杂志送给她,大概是觉得,只要是有字的东西,对一个电梯工来讲,就能用来学习吧。

  后来,她消失了很久。

  再见到她,是在一个周一的早晨,我匆匆忙忙地往公司赶,与她擦肩而过。

  她穿着职业套装,匆匆忙忙地跑进一座高档的写字楼里。

  她没注意到我,但是我记得她。

  这是一个不吝于谈论理想的年代,似乎每个人都有着一堆急待实现的目标,但“理想”和“实现理想”之间,永远隔着一个沉默的行者。

  说话这事实在太容易,但做事,却从来都难。

  与其做个口头上的英雄,不如先默默地把第一步迈出去。

  给生活一个机会,就是给自己一个机会。

  无论你口中描绘的理想多么辉煌,都只能自我愉悦一把,却并不能让自己真正胜出。

  毕竟靠嘴,是永远无法实现理想的,只有行动,才能不断延伸我们脚下的路。

  宫崎骏在他的电影里说:“我始终相信,在这个世界上,一定有另一个自己,在做着我不敢做的事,在过着我想过的生活。”其实,只要我们愿意,就没有我们不敢做的事,就能过我们想过的生活。

  请给生活机会,这样它才能赠予你风景!

  情绪不佳时的说话方式,最见一个人的教养【2】

  01

  昨天跟老秦带孩子去汉阳陵看银杏,本来挺好的事儿,然而八小时内,至少有三次,我差点被老秦噎死。

  首先是出发前,老秦买菜回来,我随口问他:“外面冷吗?”因为不确定要给孩子穿多少衣服,结果老秦回答:“我又不是你,怎么知道你会不会冷?”

  我顿时被噎得说不出话来,想了两秒钟才反驳:我当然是问你的感觉,我并没问你我冷不冷啊。

  “每个人对温度的感觉是不一样啊,夏天的时候我每次都热得不要不要的,你却说不热不让开空调啊。”大概看到我在翻白眼,老秦于是说:“你要问我的感觉,我觉得不冷。”

  啊!!我有一点小抓狂,你觉得冷或者不冷,直接回答不就ok了吗,还扯出旧仇新恨来了,可丫的偏脑袋像被门挤了似的,非这么较着真回答,简直是挑衅。

  到了汉阳陵,我又被他噎了一次,他带小朋友从厕所出来,我随口问:“厕所干净吗?”

  “我不知道,我没去女厕所。”

  我倒吸一口冷气,准备翻白眼,但是,我忍了,在外边玩,我不想发火:“那么,男厕所干净吗?”

  老秦想了想却回答:“我没注意,要不,我再帮你回去看看?”

  咝!!这要是笑眯眯地说这种话,你会觉得他在逗你,可偏一副一本正经的欠捧模样。

  控制,控制,这男人是你自己选的!我这样安慰自己。

  然而,也就十分钟后,我选的男人第三次给我以重创。

  从南阙门出来,我们要去银杏林,不知道要怎么走,老秦说来的时候好像看到了个涵洞,应当从底下钻过去,我看到有人横穿马路,便说大家都这么走,随大流吧。

  然而跟着大多数人上了马路,才发现那是高速,而且无法到达银杏林,想下去却来不及了,好在因为是景区内的路,人流很大,车不多而且车速很慢。

  结果秦君说:这么多人,全都是作死,不出事儿才怪!

  他恶狠狠地强调了“作死”两个字。

  至此我已经接近崩溃的边缘。

  是的,老秦说的都对,回答问题也非常严谨:他不知道我会不会冷,他也不知道女厕干不干净,贸然走上高速,的确是“作死”。

  但是,每一句都让我听着极其不舒服,这些话就像鱼刺一样,让我如梗在喉!

  02

  有时候是这样,越是亲近的人,说话越不经大脑,怎么“直”怎么来。

  我们的客气、礼貌乃至教养,是表现给同事、朋友、领导甚至陌生人的,真正的亲人之间,反而倒非常随意,动不动恶语伤人,完全不去深想这样说话话会给听者造成多么大的伤害。

  “嫁给你算是瞎了眼。”

  “你给我听好了,我再tm管你的事儿,我就是有病。”

  “你又在乱扔袜子,和你说过一百次了,没一次记住。”

  这种话不陌生吧?你可能听过,甚至可能说过,有时候语气还很糟糕,夹杂着“没好气”和“我早就受够了”。

  话说完,气也消了,但是这些像刀子一样的话,造成的影响却不会消失。

  最近出现了很多关于好好说话的文章,比方,谢可慧那篇《你好好说话会死吗?》,以及前阵子的《所谓恩爱,就是好好说话》,我猜最近这些文章流行的原因,大概是因为大家都发现了不好好说话带给我们的伤害。

  我百分百相信,我们每个人都烦别人对自己不好好说话,但是,又肯定和别人“不好好说话过”。

  的确,很多时候,因为烦、因为气,我们说话总是恶声恶气,颐指气使,甚至反讽挖苦,总之,不一剑封喉不罢休。

  我亲眼见我们楼下的小超市里,有个姑娘买的一包锅巴过期了,气势汹汹地前来理论:“你们超市怎么出售过期产品,想吃死人啊,告诉你们,我朋友就在报社上班,小心曝光你们……”

  结果售货的小姑娘也是个暴脾气:“那你把你朋友叫来曝光啊!”两个人你一言我一语,眼看即将开撕,所幸店主及时出现了,

  问怎么回事,店里的小姑娘回答:“这个人好奇怪,她来了不说要干吗,又是吃死人又是报社记者的,吓唬谁呢,她好好和我说,这东西过期了我一早就给她退了。”

  也是,来退货的姑娘虽然是受害者,但气焰也实在嚣张得不像话,就算你有理,有理就不能好好说话了吗?为什么一定要把人踩在脚底下恨不得再唾上两口,何况人家也没抵赖,没说不退货啊?

  这件事,也给了我点启发,那就是不肯好好说话的人,大概要么觉得自己有理,要么觉得自己委屈。

  因为自认为理亏的,一般不会如此高调。

  03

  很多时候,低声细语,彬彬有礼,反而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有一次楼上几个小孩趁家里大人不在,又吵又闹,楼下的邻居非常气愤地去理论,结果他们吵得更凶了。

  楼上是一位退休教师,大概也被吵得不像话,只好亲自“出面”,他柔声细语地和那帮小孩儿说,我老伴睡眠不太好,你们轻点儿可以吗?谢谢啦。

  几个叛逆的小孩儿竟安静下来了。

  不是小朋友们吃软不吃硬,而是他们感受到了“尊重”的力量,有时候不听你说话,不是你不在理,而是因为,你不够尊重对方,一句话,你没好好说话。

  开心的时候,好好说话并不难,难的是,在你心情不好,沮丧甚至绝望的时候,依然彬彬有礼好声好气地说话。

  其实,一个人最基本的教养,就表现在说话上边,尤其是情绪不佳时候的说话方式。

  前阵子看了个纪录片叫《人间世》,一个24岁的年轻人,因为一顿海鲜发生感染,送去医院抢救,最后还是不治身亡。

  几个月后,主治医生收到家属发来的一条信息:现在孩子已经入土为安,我们也正从阴影中走出来,谢谢你们,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这个医生几乎每天都要给病人做手术,有的人痊愈了,有的人永远离开了,他说经常收到痊愈的人发来的感谢信,没救治过来反而对他说感谢的情况极其罕见,他说这条信息,让他温暖了好久,他确定这一家人都是极有教养极有素质的人。

  因为这种时候,是伪装不出来的。

  04

  对人客客气气,是最基本的尊重。

  人在情绪不好或者累了烦了的时候,怎么说话最见一个人的修养。

  而对家人的态度,比对外人的态度,更见一个人的本性,因为大家在家人面前,不太“装”,可是不装不意味着可以话里夹枪带棍。

  俗话说“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自己的家人,当然也不例外,一句伤人的话,你说过就忘了,被你伤害过的人,却可能要暗暗舔好久的伤口方可痊愈。

  温暖的提醒,永远胜过咄咄逼人的诘问。

  我们不是演讲,也不是做脱口秀,而是在和人说话,说话的目的,不是为了让人印象深刻,而是有效沟通。

本文来源:http://www.easeways.cn/qishiwenshu/314558/